不需要IP的網紅民宿酒店設計:親近自然與自我
網紅打卡經濟催熱了一大批民宿,吸引了諸多跟風者。其實網紅易造,流量難留,一時的熱度并不持久,民宿需要的是長久的吸引力,并非曇花一現。在大理夕上民宿酒店設計中,設計師謝柯的想法便是這樣。“網紅打卡”影棚般的造景并非民宿設計的目標,因世界與風景不應被客觀化為圖像或影像、世界與風景不應只被旁觀。應對自然,設計師所求的是造境:不被形式所困、亦掙脫風格或概念的焦慮,以質樸的思考來調和空間與自然的關系,引人在四季輪回中體驗其時時刻刻、日日夜夜的變化。
在設計師心目中,來到這里的人的狀態應該是這樣的。“這一邊,陽光把院子曬得暖洋洋,大樹、野草、野果子……鮮花爭妍,綠意瘋長;另一邊,大片的白云被風吹著奔跑、跳舞,趕著與海匯集到一起。從這頭走到那頭,歡快輕松的、沉靜下來的、又熱烈起來的,交織呈現眼前,充滿戲劇性的融合。”
如果說節日是生活的意義匯集點,那儀式便是酒店存在的原點。它用空間秩序重組體驗的節奏,鼓勵人關注尋常中的戲劇性、重新評定生活型態。“粉四”為夕上·雙廊定下了儀式:借由一條中軸,完成喧囂至僻靜、世俗至曠然的起承轉合。
白墻、舊木、手工的瓷磚、干凈的水洗石,這些組成“謝柯”的元素將八旬時代的倉庫和店鋪包裹,構成了整個空間情境的第一章。東西朝向的院子里,陽光每天不同、四時不同,和空間中的我們一樣自由、燦爛。設計師便“在現場感受光,然后記錄下來,讓光在空間里舞蹈”。灰色的調子,在大理強烈的陽光下,讓每位置身其中的客人都浸潤于一種偉大的寧靜。側轉至空間的中軸,洱海在夾道樹木的迎接下闖入視線,奔涌至生活。
一個不許伊奧IP的網紅民宿酒店設計方案,白晝的光影與夜晚的燭光相映成趣,一側是往來的客人,另一側是安靜的后院和洱海。在海的指引下進入后院的客房區,白色調的建筑是院落空間的“留白”。戶外的樓梯、陽臺露臺和木架構使得建筑凹凸有致、造型豐滿。
樹影晃動,豐富了墻面的層次。大理陽光充足、雨水豐沛,特別適合植物的生長,家家戶戶都有干凈漂亮、鮮花繁盛的院子。設計師根據氣候找來各地的鮮花,配合當地的植物,錯落而豐滿,開滿春夏秋冬。
每間客房都可以獨立入戶,有著獨享的院子或露臺,有的甚至有兩個小院子。每間客房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向洱海風光。但對設計師來說,自然(海或庭院)只是酒店體驗的一重維度。
再美的風景總有看厭的一天,設計師用視、聽、觸、嗅、味的多元、多維讓夕上·雙廊成為“愉悅時光”的代名詞,親近自然、親近人文、親近生活、親近自我。客房的氛圍是由它與海的關系而決定的。
版權聲明:新聞咨詢欄目是編輯整理全球前沿設計風尚和行業動態作為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簽:   民宿酒店設計方案 特色民宿設計說明